期刊家
学术期刊
科普期刊
出版社
图书
会议
我的购物车 0

郁江中游金陵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

作者:徐田振,李新辉,李跃飞,杨计平,武智,朱书礼,李捷 | 仔稚鱼鱼类早期资源产卵场郁江

摘要:2012—2013年3—9月在郁江金陵江段开展了漂流性鱼卵、仔稚鱼补充群体定点调查监测。结果显示共有鱼卵、仔稚鱼21种(类),隶属4目8科。优势种为?(Hemiculter leucisculus) (22.2%)、鰕虎鱼(Gobiidae)(15.0%)、?属(Hemibarbus) (14.4%)、银鮈 (Squalidus argentatus) (7.2%)和银鲴(Xenocypris argentea) (5.5%)。每年流经金陵断面的卵苗总量平均为1.29×108尾,以产黏性卵和沉性卵鱼类仔稚鱼为主,产漂流性卵鱼类仔稚鱼占卵苗总量的22.3%,未采集到四大家鱼鱼卵和仔稚鱼。卵苗发生在5—8月,以6月为盛期,月平均卵苗密度达0.041 4 ind·m–3。鱼卵密度、仔稚鱼总密度与径流量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(P〈0.01,n=270),径流量与?、银鮈、?属仔稚鱼密度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(P〈0.05,n=270)。与历史资料对比,郁江鱼类产卵场功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,四大家鱼产卵场基本消失,仅赤眼鳟(Squaliobarbus curriculus)、鲮(Cirrhinus molitorella)、银鮈等小型产漂流卵鱼类还能成功补充,但资源量较小。径流量的年际波动是影响郁江中游早期资源补充的重要因素。

注:因版权方要求,不能公开全文,如需全文,请咨询杂志社

南方水产科学

学术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(互联网信息服务),并非《南方水产科学》杂志官方网站。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。电话:020-84458694,地址: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。

《南方水产科学》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主办,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水产科技期刊。创刊于2005年(原名:南方水产),主要报道渔业资源、捕捞技术、渔业设施、渔业环境保护、水产养殖与增殖、渔业生物病害、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以及水产基础研究等方面的论文、研究简报、综述等。2008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(中国科技核心期刊),2011年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以及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》2011年版,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CSCD),2009年以来先后被美国《化学文摘》(CA)、美国剑桥文摘(自然科学版)(CSA)、英国《动物学记录》(ZR)、英国《食品科技文摘》(FSTA)、英国《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》(CABI)、俄罗斯《文摘杂志》和波兰《哥白尼索引》(IC)、DOAJ、JST等多家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。

《南方水产科学》立足南方,面向全国,突出学术性、地域性、实用性和可读性,重点报道国内外渔业科研、生产的新技术、新成果及新动向。

期刊详情
  • 免费
    咨询
  • 订阅咨询
  • 期刊推荐
  • 联系电话
    发表咨询:023-6549-4411
    订阅咨询:023-6033-8768